在第二十二个“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”来临前夕,6月16日,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辽宁省防沙治沙工作开展情况。
根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,辽宁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510696公顷,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.45%,其中:流动沙地679公顷,半固定沙地4930公顷,固定沙地352667公顷,沙化耕地151995公顷,露沙地425公顷。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沈阳市的康平县、法库县、新民市、辽中县、铁西区,大连市的瓦房店市,鞍山市的台安县,锦州市的义县、黑山县,阜新市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、彰武县,铁岭市的昌图县,朝阳市的北票市、建平县,盘锦市的盘山县,葫芦岛市的兴城市、绥中县、连山区、龙港区、南票区9个市20个县(市、区)。
此外,辽宁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569956公顷,占全省总面积的3.85%。监测结果表明,辽宁土地沙化扩展趋势得到遏制,沙化程度继续减轻,面积持续减少,植被防护效能不断增强,植物种类明显增加,沙区生态逐步改善。
沙化土地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,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、地表呈现以沙(砾)物质为主要标志的退化土地。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、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。这些地区的退化土地为荒漠化土地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辽宁沙区重点实施了三北防护林、退耕还林、沿海防护林等国家级生态建设工程和千万亩经济林、青山工程、全省大规模造林绿化、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等省级生态建设工程,全省累计投入治理资金42.01亿元,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75566公顷,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显成效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辽宁省将积极推行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,进一步强化政府行政领导防沙治沙的尽责性和作为性,确保全面完成防沙治沙的各项工作任务,计划完成治理和封育保护沙化土地面积279500公顷。
|